比事故更陌生,比废墟更完整丨记者眼

2023-03-27 12:57:22 来源:南方人物周刊

▲夜间,康龙大街一家顶楼工厂,车工和烫工仍在忙碌 图/张志韬


(资料图片)

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

在康鹭片区的城中村采访,感受最深的情绪是迷茫。整个康鹭就像一个生态系统,分工不同的人相互依存、寄生和竞争,联系紧密,但他们却并不是很了解自身以外其他部分的人

我问制衣厂老板,服装批发档口怎么选择款式,又是怎么在中大布匹市场挑选布料,他们说不出具体的细节,因为他们只需要在厂里等待布料店送布上门,再将衣服制作好交给上门取货的物流公司。他们关心的事就在一厂之内,其他的环节,档口老板会负责。

我问车位工人,知不知道搬迁清远和拆除顶楼违建的事情,很多人睁大眼睛看我,“还有这样的事?”偶尔问到一个听说过顶楼铁皮棚制衣厂被拆的人,她用庆幸的语气说,“我有个姐妹之前在顶楼的厂里,拆的前一天她就找到了新厂……老板?那不知道,老板肯定要承担风险啊。”

在制衣产业链上,一件衣服要经历从布料店、制衣厂、加工厂、物流车、搬运架到档口,每一个环节的人都忙着做自己的事,没有余力去顾及他人。在薄利多销的产业逻辑下,他们要拼命奔忙才能赚到足够生活的钱。

他们也不了解本地村民的生活。作为外来者,他们寄生于本地人的空间,本地人吸收他们的租金,但彼此可能连面都没见过几次。54岁的湖北籍制衣女工刘姐对房东太太的想象是,一个经常出门在外旅游的女人,因为她总在朋友圈发去澳门和香港的照片。刘姐没机会了解房东太太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,房东太太也没有兴趣了解刘姐的生活。新冠疫情过后,康鹭解封,刘姐两个月没有收入,问房东太太能不能减免一些房租,房东太太问她,“那谁来给我减免贷款啊?”

对外的迷茫向内转化为无法把控自身命运的无奈。制衣厂老板在康鹭做生意,赌的就是康鹭短期内不会拆,赌他们能在康鹭拆迁前撤出去,赌赢的人继续开厂,赌输的人重新开始或彻底退出。他们无法知道准确的信息,也难以转型升级让自己摆脱这无望的赌局。

制衣工人的选择更少,他们大多数时候只有长工或日结工的选项,康鹭订单多的时候,就做日结工,订单少了,争去做长工。当作为车位工不再被人聘用,他们就转去做尾部包装工人。在这个脏乱逼仄的地方,他们的目的只有赚钱。

将来有一天,如果康鹭真的要改变了,也许会像这次拆除违建一样,平缓地、悄无声息地发生。制衣村的消失,对在这里生活的人来说是一个早已有之的预言,算不上新闻,更不是事故。这片土地在有些人眼里,早该成为废墟,推倒重建。

标签: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猜你喜欢

推荐阅读